室內裝修合同惹爭議 該向誰索要裝修工程欠款

  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任震宇)室內裝飾裝修工程因涉及牆面、水電管道等方方面面,通常採取協議發包的方式,拆分工程項目。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室內裝修工程款爭議案。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爭議,施工方究竟該向誰索要欠款?

  案情簡介

  房某是綠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綠地公司自何某處承包了某房屋的室內裝修工程。2017年9月,房某作為綠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與孟某洽談室內裝修工程事宜,並最終將該裝修項目發包給孟某,雙方簽訂了《協議承包書》。該協議的落款處發包方由房某簽字,承包方由孟某簽字。此後,孟某開始對該房屋進行施工,並陸續收到了部分工程款,后合同履行過程中產生爭議。涉案工程未施工完畢因工程結算雙方發生糾紛。孟某將房某起訴至法院,要求房某給付剩餘的工程款及相應利息損失。一審法院判決駁回孟某的訴訟請求。孟某不服上訴至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綠地公司自何某處承包了涉案房屋的室內裝修工程,後房某以綠地公司名義,與孟某簽訂《協議承包書》,將該裝修工程發包給孟某,房某作為綠地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協議承包書》上簽名的行為應視為代表綠地公司的職務行為,孟某提供的欠條所涉款項亦應視為綠地公司債務而非房某個人債務,孟某要求房某支付工程款及相應利息損失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依據。最終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趙蕾表示,在民事案件中,法定代表人簽名到底是職務行為還是個人行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的前提是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職務行為的關鍵在於排除個人行為。

  區分職務行為與個人行為,一般從3個方面着手:一是行為人是否以法人名義從事相關民事行為;二是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有相應的授權;三是行為人是否在執行其所在法人或組織授予的職務,並且與該職務在客觀上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審判實務中,還會結合行為主體、款項用途、公司經營活動等具體案情作進一步判斷。

  一般而言,當法定代表人在合同的公司簽章欄簽字,從維護交易誠信角度,應認定該簽字是代表公司對合同權利義務的確認,該行為的後果由公司承受。反之,法定代表人日常生活中的個人行為,如為滿足個人需求購房購車等行為很難與職務行為相提並論,自然責任由個人承擔。

責任編輯:覃輝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再生能源資訊網http://www.ccn.com.cn/,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頭髮護理方法,麼尚教你正確清潔與保養~

※提供全方面的服務,一手包辦租工商地址租公司地址虛擬地址出租租營業登記地址代辦公司設立等一條龍作業。

※找對頭髮保養品,掰了你的乾稻草!

板橋禮儀公司推薦優良廠商名單